在古代公开自称“我”为何会被人讥为不懂礼仪呢
而在古代,如果一个人社交场合或者是公共场合,直接自称为 我 ,会被讥笑为不懂礼貌。
这是什么原因呢?与 我 字的来历有关。
我 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上,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。甲骨文 我 字,字音为 wo ,代表商朝晚期一种用来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的凶器 大斧。这种大斧有柄有钩,斧口还有一排锋利的锯齿。
众所周知,在漫长的岁月里,中国古文字不断进行变迁。 我 字也不例外。到了西周时期,甲骨文演变成金文, 我 字的结构发生了细微变化。长柄锯斧的形象还保留着,只是在斧柄下面多了个一个脚钩。
此后,经过七八百年的变迁,到了汉朝,汉隶出现了,汉隶里的 我 字与现代社会书写的 我 字就相差无几了。
由于早在战国时期,当初作为行刑杀人和肢解牲口使用的大斧,已经被更优良的凶器所淘汰,因而从汉朝、唐朝时期开始,人们就将 我 字作为第一人称的带用字,字音依然是 wo 。
这就是说,字还是那个字,但是含义变了。
然而,由于 我 字曾经有过凶器的含义,人们在社交场合或者是公共场合很少使用它,否则的话,会被别人讥笑为不懂礼仪。